中国首钢集团(简称首钢集团)始建于1919年,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.6万吨。解放后首钢获得了新生,1958年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侧吹转炉,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;1964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,在中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,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高炉。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,成为以钢铁业为主,兼营采矿、机械、电子、建筑、房地产、服务业、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,跨地区、跨所有制、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。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,下属股份公司、新钢公司、迁钢公司、首秦公司、高新技术公司、机电公司、特钢公司、首建公司、房地产公司、实业公司、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等子公司,在香港有上市公司,在南美洲有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。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1090亿元,实现利润水平43亿元,钢产量1540万吨,职工近8万人。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按2006年数据评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,首钢销售收入列第10位;在中国企业500强中首钢列第36位。揭开了中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。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,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。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295位。 [6]改革开放以来,首钢在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指引下,获得了巨大发展。从1979年开始,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“放权让利”的改革。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,从1981年到1995年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,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承包制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,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,有力地促进了首钢的发展。首钢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,二号高炉综合采用37项国内外先进技术,在中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,成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;通过购买国外二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,先后建设了第二炼钢厂、第三炼钢厂、第二线材厂、第三线材厂、中厚板厂、3万立方米制氧机、自备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,使首钢生产规模迅速扩大,1994年首钢钢产量达到824万吨,列当年全国第一位,2006年12月23日轧制出首钢发展史上第一卷热轧卷板,实现了首钢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的历史性跨越,2012年3月7日首钢第一卷高磁感取向硅钢顺利下线,标志着首钢的冶金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。

1979年到2003年,首钢集团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费358亿元;资产总额从21.45亿元增加到626亿元,增长28.1倍;销售收入从15.55亿元增加到479亿元,增长29.8倍。2003年首钢集团实现利润10.3亿元,社会贡献总额82.5亿元,工业增加值70亿元;集团在职职工13.51万人。
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北京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,要举办2008年奥运会,对环境保护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。虽然首钢在环境治理上处于全国钢铁企业的领先水平,但是北京地区自然形成的大气污染本底值很高,环境容量非常有限,首都的特殊地位,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冶炼工业。首钢必须搬迁,重大历史选择和严峻考验摆在了首钢人的面前。要将一个8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搬迁,这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,是涉及国家、地方、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,既要搞好当前的生产经营,又要压缩北京地区钢产量、安置富余人员,还要在外地建设新钢厂,多条战线同时推进,其实施难度、时间的紧迫性、资金投入的强度和技术的先进性、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的艰巨性,都是史无前例的。

首钢坚持从大局出发,不等不靠,主动进取,在争取国家批准首钢发展规划的同时,先期启动搬迁,2004年在河北迁安市依托首钢矿山基地建成了首钢迁钢公司,在河北秦皇岛市与首钢中板厂配套建成了首秦公司,为首钢更大规模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练兵厂、试验厂,积累了经验。2005年2月,经国务院批准,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《关于首钢实施搬迁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》。以此为契机,首钢走上了一条“创新、创优、创业”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。迁钢、首秦、冷轧,首钢京唐钢铁厂相继建成投产,新钢厂总体技术装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,标志着首钢搬迁调整的新钢厂、新布局、新优势基本形成,成为我国第一个向沿海搬迁的大型钢铁企业。

首钢ERP项目于2003年7月启动,首钢公司的ERP模块还包括PP(生产计划与控制)、MM(物料管理)、SD(销售与分销)、FI(财务会计)、CO(管理会计)、QM(质量管理)、BI(业务数据仓库)等。"首钢通过ERP工程做到了ERP系统(四级系统)与自动化系统(二、三系统)全面集成,真正实现数据不落地,从根本上保证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。同时,首钢也是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中较早实现全物流链(产供销)上物流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企业,确保实时准确的财务数据、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,从而真正实现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。